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专访《中国大趋势》作者:没有一条预言错误(1)

   奈斯比特说,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的中心。这个“很中国的”预言,让《中国大趋势》中文版一面世就大卖20万册。中国人的热情也源于奈斯比特的神奇纪录:《金融时报》曾经证实,他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
       因为新书《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约翰•奈斯比特又一次成为中国人的座上宾。从北京到法兰克福,80岁的奈斯比特在两大书展的间隙,获邀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会谈,和前任国新办主任赵启正对话,对一路跟随的中国媒体更是有求必应,还忙里偷闲去了趟西藏。
  27年前,有两本书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席卷了中国。一本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本就是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甚至将这两本书作为司局级干部的必读之书。



 《大趋势》由奈斯比特与他的第二任妻子帕特丽夏•阿布尔丹合著。奈斯比特和阿布尔丹合著了一系列以“大趋势”为卖点的畅销书,如《大趋势2000》、《女人大趋势》和《亚洲大趋势》,几乎每本书都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在奈斯比特和阿布尔丹离婚之后,阿布尔丹于2005年独自写作了《大趋势2010》,而约翰•奈斯比特则与自己的第三任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合著了《中国大趋势》。
  奈斯比特说,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的中心。这个“很中国的”预言,让《中国大趋势》中文版一面世就大卖20万册。中国人的热情也源于奈斯比特的神奇纪录:《金融时报》曾经证实,他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
  虽然中国媒体的问题总是大同小异,奈斯比特面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时候仍然态度友好,说起新作永远兴致勃勃。只是在一开始,他就着重强调《中国大趋势》不是他个人的作品,并暗示记者要给他的妻子发言的机会。
  我在中国旅行了将近10年
  中国新闻周刊:你和太太如何认识并对中国产生兴趣的?
  约翰•奈斯比特:她曾经是一家德语出版社的负责人,负责出版我的《亚洲大趋势》德语版。我们就是在这期间认识。我是作者,她是出版人。
  多丽丝•奈斯比特:我负责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亚洲大趋势》。我一直都对亚洲很感兴趣,非常想去亚洲,但我没想过我们两个人最终会走到一起(笑)。
  我们在2000年结婚,之后就到中国游历,也去了世界很多其他地方。但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我们一起在做调研,阅读了很多与中国相关的材料。
  中国新闻周刊:听说写《中国大趋势》的想法最初源自于你和江泽民的一次会面,是这样吗?
  约翰•奈斯比特:1996年,我在北京与江泽民有一次私人会谈,因为那本《大趋势》,他听说过我,所以当我在北京的时候,他邀请我去中南海。当时大陆和台湾之间有些矛盾。我对他说,主席先生,台湾的故事很小,但他们讲得非常好;中国的故事很大,但你们却讲得很糟糕。他当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那不如你来讲这个故事吧。我们会给你需要的支持。”
  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我当时不能做这个事情。
  11年后,中国官员表示希望我来写一本关于中国的大趋势。在这期间,中国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在中国也旅行了将近10年。我看到中国在建设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我在中国的一些商界朋友也说,你为什么不像当年《大趋势》写美国那样,写本有关中国的书呢?而我那时候也做好了准备,就决定和我太太一起完成了这本书。
  中国新闻周刊: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了热门话题,出版界也出现了大量中国主题的书籍。你觉得《中国大趋势》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多丽丝•奈斯比特:很简单。所有关于中国的书都只谈到了中国的某个方面,经济、政治或者文化。但我们没有找到一本书是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而我们的书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并为这个体系命名。
  约翰•奈斯比特:要真正地理解中国,不能分割地看待中国的不同方面,不论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或者中国的政治体制,都是一个整体。我们从内而外地来分析中国,身处在中国巨大社会变化的中心,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看中国社会的自我创新,而其他书则从外部来分析中国。(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