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刘学伟先生致海内外华人的一封信“华人就是华人,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

    作为一个海外华人,虽然回国的机会不多,但与国内的联系并不少。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虽相隔万里,也是感同身受。几年未回故乡,回故乡就会找不到路。连大街都搬了家。记忆中的无数纵横阡陌、荒山野岭如今都变成了大街通衢、高楼广厦。一个个地数自己的亲戚朋友,绝大部分的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我的一些有乡下亲戚的  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故乡变化还很小,30年了,还是住的那栋老房子,只是以前要挑水,现在有一个管子把水接到了家里……看到瓮安,看到杨佳,看到上海、昆明的公车爆炸案,看到那70岁的老人,还得每天拉车送货才能维持生活,看到一有大病,就得发起的募捐,而且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捐得到足够的钱……再看到在每一条大街上如水般流淌的高档轿车,看到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高尔夫球场,和那争奇斗艳的富家别墅,我也深深体会到,祖国的这个伟大的复兴,还远远未能公平地覆盖到那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处。还有为数过于巨大民众,没有足够地感受到、享受到全国经济繁荣的成果。为数过巨的富人们,也没有尽到他们应尽的照顾同胞的义务。

            
我们看到,国家的外汇储备超过了工业八强的总和;每年的税收,都会有以千亿计的计划外的盈余;看到汶川地震时,国家、社会表现出的滔滔财力,我不得不认为,国家在经济公平,社会保障这一块,还应当作出比现在大得多的努力,才能赢得社会的安宁,人民的尊严,国家的体面。有了这方面的重大成就,皮尤的调查,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的真正认可,而不是被视为笑谈。我总觉得,《选举网》讨论的都是政治问题,是一个十分严肃的网站,这里的网民群体,其素质应当远在全体中国网民或全体中国公民的平均值以上。他们表达的平均民意,竟是如此地与政府离心离德,实在让我感到震惊,感到伤心。看来我对中国国情的基本估计,还得做重大的修正了。

            
我当然还是坚信,中国的客观局面在两方意见的中间。我不清楚皮尤失误的原因,也不清楚《选举网》的网民为何如此偏激。但我还是相信那巨大的宏观事实是不可能作假的。我的任意抽样的亲戚朋友们的住房面积及他们在公路上行驶的轿车不是纸糊的。我在这里每天看到的来自中国的游客使用的也不是伪钞。

            
关于中国的国际影响部分,我们身居海外的华人应当比国内的人更有发言权。我当然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西方涌来,向全世界涌去。我已看到西方人在与中国人争斗时的色厉内荏。我知道中国人的前路还充满崎岖。但我们是地球上这一轮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正面临一个150年来最好的机遇,也是大家的公认。我很遗憾《选举网》的网友们对此没有足够的感觉。这方面的故事我可以讲出很多很多。

            
先讲一个我的一个卖电脑的朋友告诉我的笑话。他的一个懵懂的客人问他:“可否买到一台法国或欧洲其它国家产的电脑?这样质量是否能更可靠一些?”我的朋友只好遗憾地回答他:“不好意思,欧洲已不再生产任何电脑部件。你能在这里买到的任何电脑,包括CompaqHP等国际品牌,其绝大部分零件的生产,以及最后的组装(除了拼装机),都是在亚洲进行。”

            
纺织品在欧洲的配额已经结束,中国生产的服装正洪水般地涌入欧洲市场。垄断了这个行业千年的犹太人正在迅速地退出这个市场。我曾经过一个犹太人开的服装批发店。看见门口挂着一个中文书写的告示:“吉铺出让”。店主看见我们是中国人经过,马上跑出来,笑容可掬地指着告示问我们:“有兴趣吗?”

            
法国是一个殖民大国,这里有非常多的非裔黑人或阿拉伯居民。他们告诉我,近些年来,在非洲的中国人急剧增加,每一个大小城镇都开满了中国人的店铺。几乎所有的公共工程都被中国人承包。连农田都开始被中国人租去耕种。在一个职业介绍所门前,有一个非洲人打出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比中国人还行”。见者无不莞尔。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是:“你吹牛吧!”

              
曾经有挪威人和瑞典人在争论圣诞老人住在何处。一个中国人突发奇论说他住在中国。人家问有何证据。中国人说:“你们到随便哪一家商店里去看看,那绝大部分玩具都来自哪一个国家就知道了。”

            
曾有一个美国人愤然于他家的圣诞物品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全家人发了一个宏愿,决心接下来的一年里不买一件中国物品。后来很快就体会到要实践这个诺言的艰难与代价。好不容易熬完了这一年,并把他们的体验写成一本书,名叫《没有中国货的一年》。他们居然发现,这本书如同中国货一般的畅销。
《选举网》的朋友们,看到这些,你们能对中国整体局面的看法,有一些改善吗?也就是说,我承认我的看法太乐观,要修正。但你们的看法也太悲观,也应当修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