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艾青之子,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自由艺术家”。这个称号究竟是怎么得来的,让我们一起跟随时间的脚步,来看看——“艾未未的成名史”。
不说他的青少年时期了。咱们就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看看他的成长轨迹。据说,1981年,艾未未放弃了“在北京电影学院珍贵的机会”,跟随女友去了美国。这时的艾未未,是一个刚从新疆来的小孩,语言不通,更别说英语,他去美国究竟想干什么?“我回家去了,”艾未未总是这样回答,“实际并不是我多么向往美国,而是这里我实在呆不下去了。”对于生他养他二十多年的祖国,他竟然感到了“实在呆不下去”,内心里,把美国当成了“家”!
那时的艾未未,在去机场的路上还不忘告诉母亲:“十年以后你们能再见到一个毕加索回来。”可惜的是,他这个中国的“毕加索”始终未出现,哪怕是山寨版的也好。
1983年,艾未未去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校学习。一年后,他的艺术史课程没通过,有人说他是因为逃课太多,最后学校甚至停发了奖学金。看我们的艾未未这时又做了些什么?好有个性的他,不以为耻,反而索性拍拍屁股直接走人,也不再去定期注册居留证。从此,他成为纽约街头“非法居住者”的一员。
这时的艾未未,住在纽约第七街的破旧公寓,是中国人在纽约屈指可数的几个著名的落脚点之一。他基本上有求必应,认识的不认识的,总能过来住下一阵。住过他那里的,有等待成名的艺术青年,还有一些到纽约碰运气的留学生。他这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人群”的集散地。
艾未未在纽约甚至能跟小偷打成一片,哪个中国人东西被偷,艾未未知道能从哪里找回来。艾未未的名气,慢慢地大起来了。
1986年,弟弟艾丹也投奔过来。那时国内正在“严打”。他没想到哥哥会那么全能,在纽约几乎什么工作都做过:打扫屋子、锄草、带小孩,还当过建筑工、电工、搬运工。在第七街的公寓,艾未未的壁橱里除了幻灯机、打字机,还堆过电钻、电锯、电焊枪之类的工具,等等,看样子他是“无所不能”,可是所有的这些,又好像跟“艺术”毫不沾边。
跟其他落魄画家一样,艾未未也在纽约街头靠给人画像来维持生计。画像的以年轻的恋人为多。跟艾未未一起在街头画画的朋友,有的被警察抓过,拷起来扔到一辆警车里。罪名是没有执照,非法经营。但是据称,艾未未从没被老美的警察抓过。“(美国的警察)跟中国的城管干的事情差不多。不过美国的警察不能打人。但可以拷人,罪名是非法经营。你没有执照,收钱是不行的。”“咱们老说这些烂事儿有意思吗?这都是那么远的事儿,咱们现在的事儿一点不提?”直至他“学成归国”后,有人问起当初他的经历,艾未未经常跟人急,对那段“不大光彩”的经历有些讳莫能言。
去大西洋赌城“提款”,也是他谋生手段之一。从1987年起,艾未未花了两年时间的“精心打磨”,变成了大西洋城的赌博高手:“只要我需要钱的时候,只需要在那儿花一天一夜的时间,能够赚3000到5000美元。”
那个时候,据说艾未未相当的“牛”。只要艾未未打电话给大西洋城,他们都会派车到纽约来接他。他住在最破的地下室,在第七街上,一辆超长的凯迪拉克缓缓停下,一个黑人带着白手套把车门给他打开,艾未未从地下室钻出来跳进去,驶向大西洋城,“街上的人都想这个家伙一定是贩毒的。”艾未未计算了一下,纽约到大西洋城有两个小时的路程,“两年当中,我屁股离地在一尺高的地面上,至少滑翔200次。”
就这样,艾未未渐渐成为连接中美的重要“留学生”,谁到纽约都必定得找艾未未。
一次艾未未给国内来的一帮学者当导游时,带着他们去逛纽约红灯区,弄得学者们“乱低头乱红脸”。艾未未还经常篡改翻译的内容,一边谈的是严肃话题,只要另一边是女人,艾未未就会把话翻译成调情。
“那时候一起聊的内容都跟女人有关。”有一次艾未未带着两个哥们去42街看一场色情表演。那地方中间有点像亭子,一两个裸体女人在里面摆着姿势。周围是一圈小屋,进屋投点钱,小窗户就打开,可以从里面往外看那些女人。再给些钱,还可以摸。据艾未未亲口对俩哥们讲,他都曾经与4个靓妹同台裸体“献艺”,还美其名曰“推心置腹”,是“行为艺术”!
看看这时在纽约生活的艾未未,多么的随心所欲,有时一天吃五顿饭,有时只吃一顿。实在很无聊的时候,艾未未会对着镜子举着相机自拍,有时裸着,有时穿着,拍完的照片他也“不敢看”。他给别人拍的照片则是“不想看”。这些照片一放就是20年,最后被某个艺术中心从一万多张照片里整理出246张,组成艾未未自传性的摄影展《纽约1983-1993》。
艾未未曾建议采访他的记者去看他这个摄影展:“去看了就会知道我为什么会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我觉得到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获得它的极大值。对我来说,美国这个社会能获得的极大值,并不是所谓的美国梦,即由于你个人某种努力变得更有钱,更有社会地位。”对艾未未来说,极大值就是更能有自己的空间,可以过得更荒诞一些,更无聊一些。艾未未那些无聊时期近乎“老照片”的摄影展,意外获得广东美术馆和中山大学共同设立的沙飞摄影奖青睐,与纪实摄影家张新民一起,成为那年的摄影创作奖得主。这些“歪打正着”的照片,“铸就”了艾未未的名气。你听艾未未的狂言吧:“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把所有中国留学生的照片加在一起都没有我的照片丰富。”
回国后的艾未未的情况,大家知晓得更多了些,就不多说了。这儿只想让大家看看,艾未未究竟是个怎样的“艺术家”,他的骨子里又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成名过程,是多么的富有戏剧性,而已。
不说他的青少年时期了。咱们就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看看他的成长轨迹。据说,1981年,艾未未放弃了“在北京电影学院珍贵的机会”,跟随女友去了美国。这时的艾未未,是一个刚从新疆来的小孩,语言不通,更别说英语,他去美国究竟想干什么?“我回家去了,”艾未未总是这样回答,“实际并不是我多么向往美国,而是这里我实在呆不下去了。”对于生他养他二十多年的祖国,他竟然感到了“实在呆不下去”,内心里,把美国当成了“家”!
那时的艾未未,在去机场的路上还不忘告诉母亲:“十年以后你们能再见到一个毕加索回来。”可惜的是,他这个中国的“毕加索”始终未出现,哪怕是山寨版的也好。
1983年,艾未未去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校学习。一年后,他的艺术史课程没通过,有人说他是因为逃课太多,最后学校甚至停发了奖学金。看我们的艾未未这时又做了些什么?好有个性的他,不以为耻,反而索性拍拍屁股直接走人,也不再去定期注册居留证。从此,他成为纽约街头“非法居住者”的一员。
这时的艾未未,住在纽约第七街的破旧公寓,是中国人在纽约屈指可数的几个著名的落脚点之一。他基本上有求必应,认识的不认识的,总能过来住下一阵。住过他那里的,有等待成名的艺术青年,还有一些到纽约碰运气的留学生。他这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人群”的集散地。
艾未未在纽约甚至能跟小偷打成一片,哪个中国人东西被偷,艾未未知道能从哪里找回来。艾未未的名气,慢慢地大起来了。
1986年,弟弟艾丹也投奔过来。那时国内正在“严打”。他没想到哥哥会那么全能,在纽约几乎什么工作都做过:打扫屋子、锄草、带小孩,还当过建筑工、电工、搬运工。在第七街的公寓,艾未未的壁橱里除了幻灯机、打字机,还堆过电钻、电锯、电焊枪之类的工具,等等,看样子他是“无所不能”,可是所有的这些,又好像跟“艺术”毫不沾边。
跟其他落魄画家一样,艾未未也在纽约街头靠给人画像来维持生计。画像的以年轻的恋人为多。跟艾未未一起在街头画画的朋友,有的被警察抓过,拷起来扔到一辆警车里。罪名是没有执照,非法经营。但是据称,艾未未从没被老美的警察抓过。“(美国的警察)跟中国的城管干的事情差不多。不过美国的警察不能打人。但可以拷人,罪名是非法经营。你没有执照,收钱是不行的。”“咱们老说这些烂事儿有意思吗?这都是那么远的事儿,咱们现在的事儿一点不提?”直至他“学成归国”后,有人问起当初他的经历,艾未未经常跟人急,对那段“不大光彩”的经历有些讳莫能言。
去大西洋赌城“提款”,也是他谋生手段之一。从1987年起,艾未未花了两年时间的“精心打磨”,变成了大西洋城的赌博高手:“只要我需要钱的时候,只需要在那儿花一天一夜的时间,能够赚3000到5000美元。”
那个时候,据说艾未未相当的“牛”。只要艾未未打电话给大西洋城,他们都会派车到纽约来接他。他住在最破的地下室,在第七街上,一辆超长的凯迪拉克缓缓停下,一个黑人带着白手套把车门给他打开,艾未未从地下室钻出来跳进去,驶向大西洋城,“街上的人都想这个家伙一定是贩毒的。”艾未未计算了一下,纽约到大西洋城有两个小时的路程,“两年当中,我屁股离地在一尺高的地面上,至少滑翔200次。”
就这样,艾未未渐渐成为连接中美的重要“留学生”,谁到纽约都必定得找艾未未。
一次艾未未给国内来的一帮学者当导游时,带着他们去逛纽约红灯区,弄得学者们“乱低头乱红脸”。艾未未还经常篡改翻译的内容,一边谈的是严肃话题,只要另一边是女人,艾未未就会把话翻译成调情。
“那时候一起聊的内容都跟女人有关。”有一次艾未未带着两个哥们去42街看一场色情表演。那地方中间有点像亭子,一两个裸体女人在里面摆着姿势。周围是一圈小屋,进屋投点钱,小窗户就打开,可以从里面往外看那些女人。再给些钱,还可以摸。据艾未未亲口对俩哥们讲,他都曾经与4个靓妹同台裸体“献艺”,还美其名曰“推心置腹”,是“行为艺术”!
看看这时在纽约生活的艾未未,多么的随心所欲,有时一天吃五顿饭,有时只吃一顿。实在很无聊的时候,艾未未会对着镜子举着相机自拍,有时裸着,有时穿着,拍完的照片他也“不敢看”。他给别人拍的照片则是“不想看”。这些照片一放就是20年,最后被某个艺术中心从一万多张照片里整理出246张,组成艾未未自传性的摄影展《纽约1983-1993》。
艾未未曾建议采访他的记者去看他这个摄影展:“去看了就会知道我为什么会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我觉得到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获得它的极大值。对我来说,美国这个社会能获得的极大值,并不是所谓的美国梦,即由于你个人某种努力变得更有钱,更有社会地位。”对艾未未来说,极大值就是更能有自己的空间,可以过得更荒诞一些,更无聊一些。艾未未那些无聊时期近乎“老照片”的摄影展,意外获得广东美术馆和中山大学共同设立的沙飞摄影奖青睐,与纪实摄影家张新民一起,成为那年的摄影创作奖得主。这些“歪打正着”的照片,“铸就”了艾未未的名气。你听艾未未的狂言吧:“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把所有中国留学生的照片加在一起都没有我的照片丰富。”
回国后的艾未未的情况,大家知晓得更多了些,就不多说了。这儿只想让大家看看,艾未未究竟是个怎样的“艺术家”,他的骨子里又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成名过程,是多么的富有戏剧性,而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