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维基解密:“人权之争,西方赢不了中国"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用破坏外交礼仪的语言批评中国人权,称中国“做蠢事”(fool’s errand),西方与中国的人权之争呈现出更多的不规则性。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像是外交、舆论战,以及它们国内政策工具的大杂烩。猜西方一个激烈指责“背后”的故事是很累的,简单说起来,西方在当下的人权之争中咄咄逼人,但这场冲突究竟谁是“胜利者”,却要历史说了算。

  为什么西方想要的“最终胜利”很难达到呢?这跟他们胜利的目的是歪的有关。西方现在同中国谈人权,但说的其实并不是“人的各种权利”,“人权”一词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它的内涵被偷换成西方政治体制。按这个逻辑,只要中国在社会组织的方式上偏离西方的轨迹,就是处在人权发展的下行线上。

  随着中国崛起渐渐对西方构成竞争,西方批评中国的出发点越来越远离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只剩下西方中心主义的需求,西方人给中国善意提建议的成分日趋减少,而强压给中国不切实际的“瞎指挥”越来越多,其结果是只要中国政府和社会尚有起码的理性,就断不可能接受西方塞过来的“人权路线图”,因为它明摆着是一张跟中国现实对不上号的图纸。

  坦率而言,中国社会近年也出现了一些支持西方对华施压的声音,但他们注定是少数人,中国社会的逐渐开明和多元化,使得这种声音越来越多地被听到,但这不是西方指手画脚会在中国收获与他们尊重中国同样效果的征兆。西方强权政治的受欢迎度不会在中国扩大,它只会随着中国民族自信的增强不断萎缩。

  其实中国社会经常犹豫,真有必要很认真地回应西方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骚扰吗?按说中国现在已经相当有力量,西方的骂声从外部很难实际伤害中国,它最多让中国感到一些不自在,看看希拉里本人与中国代表团热情握手和她搞“人权小动作”的分裂举动,我们就会想,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跟中国谈人权,是不是真成了他们对华关系中一道“走过场”的风景线?

  但真的能够做到“嘿嘿”一笑,需要中国社会更强的自信。现在的真实问题是,西方的人权宣教还是对中国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它未必大得不得了,但有可能擦到了中国社会当前承受力的个别部位,对中国社会进一步扩大、升级自己的承受能力提出了要求。

  实际上,中西之间的人权争议是中国改革开放最老的问题,但又常出常新,中国有了一些经验,但最缺的也是经验。我们很难做成一个能帮我们应对所有类似骚扰的对策模子,我们不得不在“坚决反击”和“置之不理”之间做临时选择,就像希拉里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也围绕人权话题费了很大心思一样。

  但希拉里说中国“fool’s errand”的方式还是挺笨的,环球网13日86%的投票者认为她构成了对中国“外交失礼”,说明中国社会比她设计“人权牌”时想像的那个群体,还是要聪明得多。她说她的,我们走我们的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